生前玩的游戏怎么玩

2024-11-08 05:21:56 生活乐无边

摘要生前玩的游戏怎么玩1、把生命教育拉入日常生活。——访“生命桌游”研发设计者顾洋本报记者储慧静路建英。▲顾洋和她设计的“生命桌游”不久前,记者体验了一把别具一格的桌上卡牌游戏——《这是谁的葬礼》。2、一张图纸、两套卡牌、一粒骰子、一颗棋子、若干橡皮泥,4位参与者围坐在一起,由受过专业培训的引导人把控桌游活动全程,通过既定的记忆规则赢得对身后事各个服务流程和环节的决策权,...

生前玩的游戏怎么玩

生前玩的游戏怎么玩

1、把生命教育拉入日常生活。——访“生命桌游”研发设计者顾洋本报记者储慧静路建英。▲顾洋和她设计的“生命桌游”不久前,记者体验了一把别具一格的桌上卡牌游戏——《这是谁的葬礼》。

2、一张图纸、两套卡牌、一粒骰子、一颗棋子、若干橡皮泥,4位参与者围坐在一起,由受过专业培训的引导人把控桌游活动全程,通过既定的记忆规则赢得对身后事各个服务流程和环节的决策权,提前规划设计自己的身后事,甚至展现自己想象中的葬礼模样。这款桌游不是给生命押宝,而是在寓教于乐中向大家科普了殡葬服务的全流程,增进了大家对现代殡葬文化的理解,更引发了对生命和死亡的深入思考。

3、近日,带着有关“生命桌游”的几个问题,记者采访了研发设计者、福寿园国际集团生命教育讲师顾洋。为什么要做“生命桌游”。

4、我们与谈论死亡之间的距离。一边做游戏,一边从谈生论死中感悟生命的意义,这看似完全不搭界的两种状态,却被福寿园90后生命教育讲师顾洋紧密联系在了一起。作为一名殡葬从业者,对于公众对待这一群体的态度,顾洋多少都有些耳闻和心理准备,但亲身经历时,心里总归有些不是滋味。那是2018年的一天,顾洋下班后去参加一个英语角活动,活动上主持人要求每人用英文介绍一下自己,一开始现场氛围很轻松活跃,还不时发出阵阵掌声。

5、轮到顾洋时,她大方地用英文介绍自己:“大家好,我是一名殡葬从业者,我的工作是给大家规划身后事。”介绍完毕,场上突然出现了好几秒钟的冷场,两三个小伙伴刚想伸手鼓掌又尴尬地缩了回去,似乎觉得不合时宜。特别是原本挨着顾洋站的姑娘,瞪大双眼一脸难以置信。

生前玩的游戏怎么玩

1、尽管她很想远离顾洋,但出于礼貌不能表现得过于明显,所以每次只是挪动一点点。经过不懈努力,整场活动结束后,这位姑娘与顾洋之间终于产生了半个手臂的距离。

2、回家的路上,顾洋回想起这一幕,自嘲道:做个殡葬从业者好像也挺不错的,出门在外身边多宽敞啊。但认真一想,她认为,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殡葬从业者社会身份尴尬的现实。“那个姑娘和我之间的距离本质上不是我和她之间的距离,而是我们与谈论死亡之间的距离这件事后,激发了顾洋推广生命教育的决心。

3、从到社区推广遗嘱、预嘱、生前契约等,到举办沙龙活动探讨“大人如何给孩子做死亡教育”“安宁疗护和安乐死之间的差别”“宠物的临终关怀”等话题,再到以绘本为载体对孩子们进行生命教育。多种形式尝试下来,顾洋感受到生命教育推广的不易,也意识到这样很难形成二次传播效应。能不能创新一种更温暖更现代化的形式呢顾洋想到自己喜欢的桌游形式,经过一年半的自主研发设计,2021年,有4款“生命桌游”诞生了。它将游戏的益处与生命教育的理论知识相结合,在愉快的玩乐过程中让参与者学习面对死亡,体会生命的美好,进而感悟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获得积极的生命体验。

4、4▲图1—4分别为《探索生命价值》《这是谁的葬礼》《人生环游记》《学习死亡的人》桌游这件事后,激发了顾洋推广生命教育的决心。从到社区做较为简单的遗嘱、预嘱、生前契约等的推广,到举办沙龙活动探讨“大人如何给孩子做死亡教育。”“安宁疗护和安乐死之间的差别”等话题,再到以绘本为载体对孩子们进行生死教育。

5、多种形式尝试下来,顾洋感受到生命教育推广的不易,也意识到这样很难形成二次传播效应,能不能创新一种更温暖更现代化的形式呢顾洋想到自己喜欢的桌游形式,经过一年半的自主研发设计,2021年,有4款生命桌游诞生了。它将游戏的益处与生死教育的理论知识相结合,在愉快的玩乐过程中让参与者学习面对死亡,体会生命的美好,进而感悟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获得积极的生命体验。

  • 版权声明: 本文源自生活乐无边 编辑,如本站文章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站长qq 352082832@qq.com,我们会尽快处理。
Copyright © 2017-2025 生活乐无边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8757号